(437ccm必赢国际通讯员 刘凯 指导老师 程成)
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“根与魂”。近日,437ccm必赢国际赴新化县建丰村“星火耀野,红帆兴农”党建帮扶实践团深耕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建丰村,将高校智力与基层实践多维融合,为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,绘就了一幅党建红引领振兴路的生动图景。
扎根基层听民意,党建帮扶锚定精准坐标。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群众,实践团以“摸清底数、精准发力”为导向,架起党群连心桥。通过田间地头走访、村民院落座谈、村镇多级对接,团队深入了解建丰村人口结构、产业布局等基础信息,收集党员作用发挥、党组织服务效能等100余条民生诉求与发展建议。实践团联动湘潭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动态优化方案,将“党建引领”具象化为“政策宣讲到田间、需求收集进家门”的务实行动,让党建工作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地上”,为精准帮扶筑牢民意根基。

(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村中进行调研)
党建领航树新风,文明实践涵养振兴底气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石,实践团以党建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,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。针对农村陈规陋习痛点,团队聚焦“群众可接受、治理能持续”,张贴54份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宣传海报,入户走访65户村民用“家常话”解读政策,发放87份通俗易懂的宣传单页,将“破除攀比陋习、远离封建迷信”理念送进农家。这场“接地气”的治理实践,不仅赢得村民认可,更让党建引领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“主引擎”。

(图为实践团开展移风易俗宣讲)
红色基因铸党魂,薪火相传激活初心力量。老党员是基层党建的“活化石”,实践团以红色传承为纽带,让党建精神在代际对话中生生不息。13位老党员的峥嵘故事,成为最生动的“党建教材”:103岁的李锡宋入党72年,用“党叫我干啥就干啥”的承诺践行一生;89岁的易祖云珍藏着边防岁月的钢枪照片,诠释着党员的忠诚担当;73岁的汪介云作为村里第一代女党员,以柔弱肩膀扛起生产重任……红色基因的传承,让基层党建有了历史厚度,更让青年学子读懂了“共产党员”四个字的千钧重量。

(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百岁老党员交流)
从民意对接的精准施策、文明新风的落地生根,到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,437ccm必赢国际赴新化县建丰村“星火耀野,红帆兴农”党建帮扶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基层,用基层党建凝聚起民心民意民力,用高校资源和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。